跳至主要內容

【開心Share】高息定期活期存款 | 高息馬拉松 | 年化回報計算機

分享 利息計算機 

近期定期存款大行其道, 還有一些 變種定期, 例如渣打銀行推出的高息馬拉松活期存款. 透過此工具可幫助計算年化回報方便對比各銀行的定期計劃或和其他投資作比較.


高息馬拉松活期存款 | 渣打銀行


大富翁存款 | 中信銀行


以上都俱有活期存款的特性, 可以隨時提走款項, 但要享受高息就必須鎖住資金. 所以我形容為變種定期.


工具使用方法

首先Make a Copy 去自己的Google drive 才可以改動 Table 入面的Cells.

黃色底的部份需要可自己輸入更改

A4 是本金

B4 至C6 是定期中的不同利率階段

F4 至F6 是不同階段的利率

綠色底部份就是年化利率


以渣打銀行為例, 計算出來的金額與官網提供的試算相約 (當中有少量出入, 估計與銀行計算日子的方法不同), 計算機出來的結果仍然有參考價值. (有錯歡迎指正)


而較下面位置的 Simply Calc 就可以簡單地年化某2個時間點中間的資金變動的年利率. 

比如說存款5萬, 5個月後到期, 可以取回約5萬零8百, 只要輸入2個日子及金額的變動就可以計算出, 有約4%的年利率.


傳統定期

傳統定期存款的確相對簡單直接,並且容易進行比較。然而,它的靈活性相對較低,一旦資金被鎖定在定期存款中,就無法隨時取款或調整。 之前在IG分享Virtual Bank的定期存款是因為通常虛擬銀行的利率較高且門檻較低。

如果對虛擬銀行沒有戒心或感興趣,可以留意本Blog的開戶推薦或輸入推薦碼 ,新客戶有機會獲得更多的現金獎勵或享受更高的活期/定期利率優惠。


市場一般預期加息週期接近尾聲

高息的活期或定期存款可能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在進行定期存款時,我建議將資金分成幾筆進行,而不是將全部資金放入單一筆的定期存款中。這樣可以保留資金的靈活性,如果有需要資金的情況出現,可以取回其中一筆定期存款,而其餘部分仍然可以繼續產生利息。同樣地,進行高息馬拉松時也建議將資金分成幾筆來跑。


除了進行定期存款或變種定期存款外,我也購買了靈活性相對較高的美國國債,其利率也較定期存款高。 買入時YTM 約5.3%.  銀行是賺息差的行業, 除了用你的存款去貸款給借貸人外, 也可以停泊資金在無風險的國債上面, 縱使給定期存戶4%的高息仍然有息差可以賺, 無本生利. 當有IB這個平台可以買入原型的投資物時, 不妨也可以考慮一下.


 ShopBack 香港版 (推薦連結)

Bowtie 保泰人壽  推薦碼 【NTAOT9M】
IB (interactivebrokers) 免費獲得IBKR的股票
牛牛 開戶獎賞 (一世免佣, 額外推薦優惠)
MOX Bank 開戶推薦碼:HE8JFB
Welab Bank 開戶推薦碼:FPENFR
Livi Bank 開戶推薦碼:3pq6yjqj
ZA Bank 開戶推薦碼:S82M78

Referral Rewards 開戶優惠

留言

  1. 謝謝分享,近日在找高息活期,這文章很有用。好奇一問,我MOX還在迎新時期,現在活期還有5%利息。你的MOX活期現在是多少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活期只有0.8%, 所以基本上不會放錢在MOX. 但MOX信用卡可以用來繳費, 就非常好用, 建議保羅兄多加利用.

      刪除
    2. 0.8%太低了,遲D要走人。中信銀行和渣打唔擺到尾到2%。

      刪除
    3. 如要高息活期, 除了供樓mortgage link 戶口夠高之外, livi bank,ant bank 暫時仲有 1%(唔駛做任務,無門檻)。 另外就是在你blog中討論過 類似牛牛入邊那種貨基 相對都較高息。

      刪除
    4. 謝謝你設計的計算機,中信的利息竟有5.1%,比定期比還高。

      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記錄】IB借入日元拉低借貸成本但有匯率風險

  沽空日元 早前嘗試操作把借美元的部份轉移到借日元, 在IB戶口中可以見到負USD 轉為負JPY. 由於本身戶口並沒有日元, 所以不能用"唱錢" 方式直接用日元兌換美元, 償還美元欠款部份. 只可透過"開倉"方式買入USD.JPY, 此時就是借入日元買美元. 詳細操作可參考風兄文章 https://laxinvest.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html 降低借貸成本 根據 IB 借貸利息可見, 暫時最低成本的其中一隻貨幣是日元 , 比起美元還要平. 以前也一直想試下借入比美元更低的貨幣, 這次初嘗一下借入日元. https://www.interactivebrokers.com.hk/en/index.php?f=46735 匯率風險 當然借入日元買非日元資產要注意匯率風險, 但基於日本貨幣政策及現時強美元情況下, 我覺得可以一試, 就作出這個操作. 基本上倉位很小, 如情況突然改變, 例如日本央行出手做一些令日元強勢的行為, 會馬上平倉. " 日本央行仍維持鴿派立場,使日圓跌勢加劇,不過日本央行似乎沒有要出手干預的打算,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日圓疲軟對日本整體經濟有積極的影響,因為日本首要任務,是要擺脫通貨緊縮及過低的通膨。"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228950 最後, 如果純粹只想降低借貸成本而不想長期冒匯率的波動(開倉), 直接在 IB 用"唱錢"方式兌 換 外幣, 鎖定當時匯率.  但只要是借入的貨幣與資產計價的貨幣不同, 都一直會存在 匯率風險.   後記: 深入了解再思考, 其實開倉與直接"唱錢"是沒有分別!  先開倉後平倉, 所以當平倉那刻就會自動計算賺蝕. 清楚明白! 而以"唱錢"方式買入留待日後使用只是心理上未平倉, 暫時未計算賺蝕. 但他日兌換回本幣或購物後以本幣角度去結算, 其實就是平倉, 那刻也會是計算賺蝕的時候. IB (interactivebrokers)  免費獲得IBKR的股票 Sharesight  股票組合追蹤管理 牛牛  開戶獎賞 ( 一世免佣, 額外推薦優惠 ) MOX Bank 開戶推薦碼:HE8JFB Welab B...

不只套息,還有「中伏」:我在美債與 ETF 交易中學到的那些事

近期交易心得與「技能解鎖」體驗 最近有些投資操作想記錄下來,其中包含一些新嘗試,真有種「技能解鎖」的感覺。 過去,我習慣將部分閒置資金投入 T-bill(美國短期國庫券) ,作為類似定存的工具。那時候港幣定存還有約 3% 的利息,但如今高息定存的黃金時期已過,連同過去我常關注的、由部落客保羅師兄每月更新的 高息「活期」 策略也告一段落。不過,美債依然維持在 4 厘多(約 4%)的水平。因此,如果手上有錢但暫時不想投入股市,我會盡量先將資金停泊在 T-bill。 前幾天我提到「套息機會來了」,因為借入港幣的融資利率(margin rate)仍低於借入美金的利率。當時港幣利率約 2.5%,直覺上買入 T-bill 就能簡單地進行套息操作。 不過,我深入思考後發現,低息借入港幣的情況未必能長期維持。萬一將來息差收窄,而我手上的 T-bill 又尚未到期,那就會比較麻煩。因此,我需要找到一種流動性高、可隨時變現,同時又穩健的短期債券相關 ETF 來執行這個策略。 起初,我考慮使用 SGOV (iShares 0-3 Month Treasury Bond ETF) 這檔 ETF,但它每月派息,有股息預扣稅的問題。雖然 IB 盈透證券應該有退稅機制,但與另一位部落客「 貓奴夫婦 」交流後,為了避免麻煩,我最終決定這次的目標是 BOXX (YieldShares High Income ETF)。BOXX 的特性是不派息,直接將收益反映在價格上( 類似仔仔成長教育基金中的 VUAA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直接參考 貓奴師兄的分享 。當然,這仍然是實驗性質的操作,我還不敢大膽投入,所以風險是有限的。 這次操作的方向是:借入利息 2.5% 的港幣,去買入年回報率約 4 厘多的 BOXX。如果將來息差收窄,無利可圖,我就會立即賣出 BOXX 並償還港幣。(實際操作時,我先借入美金,因為我當時沒有美金現金,然後再將美金負債兌換成港幣負債。) 另一個「技能解鎖」:短線沽空 SGOV 的教訓 除了套息操作,另一個「技能解鎖」的體驗是 沽空(short selling) 。我當然知道沽空可能導致無限虧損。但我選擇的沽空對象是 SGOV,因為 SGOV 的價格走勢呈鋸齒狀:每次升到高位就會因除淨派息而下跌,之後又會再次上升。我原先的想法是,沽空 SGOV 可以在短時間內賺到股息,而無需等待一...

限時免費 Surfshark VPN | TopCashBack 100%現金回贈

  限時免費的 Surfshark VPN 最近由 Flyasia 看到有關的限時優惠, 馬上去查看一下, 反正百分之一百回贈(不知為何寫著108%), 零成本免費取得, 那就訂閱2年計劃試用一下.   Surfshark VPN https://surfshark.com/ 推薦連結  (額外多30日使用時間) 不同計劃價錢 購買後3-4小時後再回 Topcashback 查看, 優惠仍然有100% (說好的限時呢!) 非常快! 戶口明細中已紀錄了我的消費, 待日後回贈給我. 現在要做的事就是等待 Topcashback 現金回贈到帳, 再從 Topcashback 戶口提款到 Paypal . 等待正式收款後再更新吧. 如對 Surfshark VPN 有興趣就儘快購買, 不知道優惠什麼時候會完結.  留意!! 一定一定一定要用Topcashback "Get Cash Back Now" 連結redirect 過去Surfshark!! 先可以計算為合資格回贈。 現金回贈網站相關文章 TopCashBack 網購 | 現金回贈 Shopback 淘寶都有現金回贈 聲稱高達30% Rakuten送$300現金回贈 網購現金回贈 | 返利 網站 IB (Interactive Brokers)  免費獲得IBKR的股票 Sharesight  股票組合追蹤管理 牛牛  開戶獎賞 ( 一世免佣, 額外推薦優惠 ) MOX Bank 開戶推薦碼:HE8JFB Welab Bank 開戶推薦碼:FPENFR Livi Bank  開戶推薦碼:3pq6yjqj ZA Bank  開戶推薦碼:S82M78 Referral Rewards 開戶優惠  

【理財】善用保險 保護財富 (二)

  分清保障與投資 對我黎講, "保險" , "投資" 是 2 種東西, 要分開看待, 唔應該撈埋一齊. 手上持有的保險有儲蓄成份都唔太理想, 以往買落已經供緊, 如果停供或轉換都唔太值得, 因為事隔幾年, 身體變化各樣因素, 重新購買須要核保, 對受保人係不利, 無奈地要繼續供. 最近再購買 "自願醫保" , 補完整個保障計劃, 主要係假如有龐大醫療開支時, 將有關費用轉嫁到保險公司, 而呢個龐大開支非常有機會打亂了整個投資或人生計劃. 所以用一個在預算下既金額去轉嫁一個未來有機會發生既風險, 其實係有必要.  首先要理解有2種情況會發生: 1.  機率唔高 但發生左會好大件事 2.  機率高 但發生左唔會做成大問題 用固定或計到數既錢去對沖第1種情怳就起到分散風險作用, 第2種情況反而就無必要特別去買保險,( e.g. 門診, 傷風感冒) 因為呢類包門診醫保費用一定高.   保障身體也要保護財富 回應第一篇文章結尾部份,購買保險應視為轉嫁風險的工具。 前文提到 “當發生【事/意外】後會為生活帶來大問題或打亂了原先人生計劃” —— 這個就是風險。 當身體有毛病,在香港醫病只有2個情況: 公立醫院 ——費用低,等候時間長 私家醫院——費用高,等候時間短 基本上這個就係睇經濟能力及病情嚴重程度去決定! 保險提供了選擇的權利 如果有保險,當身體出現毛病時可以為自己提供 Flexibility, 【 經濟能力】 往往就係決定你去私家定公立醫病的主因. 當有一筆大額支出的需要時, 就可以將筆費用轉嫁到保險公司身上, 減少對自己造成的財政影響, 同時唔會因為想慳錢而延醫. 這個係我漸漸年長時有深切的體會. 小結 簡單講就係 "用一個 Certainty 【可控金額】 去控制另一個 Uncertainty【意料之外】 ,  減低因為醫病而一鋪清袋既風險 " p.s. 下篇講下買左邊一間自願醫保公司 有儲蓄成份或投資成份保單就要睇回報 有儲蓄成份保單其實都涉及 投資概念 , 比如話供20-30年, 第31年開始唔駛供, 保終身。到某個年紀退保又可以拎返本金, 睇落十分著數, 但事實未必係咁! 為什麼可以第31年開始就唔駛供?   因為大多基於前期30年投資的回報. 有儲蓄成份與純保障最大分別就是...

投資健康有回報 | 大家減齡 | 運動計步APP

投資健康 做運動, 現在可以量化得到, 感覺得到.  之前聽到 匯君 在 Youtube 分享做運動的睇法, 中間有介紹過銀行或保險公司推出的APP, 所以也嘗試了. 現時每人每日都電話跟身, 基本上普通跑步行路可以追蹤到, 沒有難度.  這些APP一方面收集數據作分析之用, 一方面透過奬勵令客戶多做運動減低索償機會, 可謂是Win Win 的方法. 我是用 Android 電話, 所以順理成章使用 Google Fit 集中管理關於運動健康的 Data. 因為大部份APP都可以連結到 Google Fit 作整合.  用 iphone 的朋友也可以用 Google Fit, 但我相信 apple Health 也有類似功能. Google Fit https://www.google.com/fit/ 以往我知道 AIA Vitality 可以做運動後換戲飛, 但只為 AIA 保險客戶提供或另外收費才可以參與計劃, 費用不低. 我正使用另一個中銀人壽開發的奬勵APP, 主要因為獎賞程度我認為相對比較好.  大家減齡 獎賞程式 https://www.boclife.com.hk/tc/liveyoung/home.html 先講好到什麼程度, 由2022年7月開始到落筆今日計已經兌換了價值 $400 超市現金卷. 本小利大的入場費 要持續透過運動獲得奬勵, 須要成為高級會員也即是要購買 中銀人壽的保險 , 但我當初目的只是想增加誘因鼓勵自己多做運動行多一點, 另外本身自己已經有相關保險, 所以最後只買了最便宜又符合參加資格的純人壽保障.  當時還有額外9折優惠, 所以每月成本為 $21. 基本上每月有運動的話, 奬勵是肯定會超過 $21 或更多, 變相也等於免費買了這份保險. 但現時已不能在網上找回相同計劃. 睡眠也很重要 步數, 體重, 睡眠時數等都是可以計分的項目, 睡眠的監測我是用 小米手環 及其自家APP Zepp Life 進行, 可記錄深睡, 淺睡, 時間等資料. 只要允許各個APP 連結到 Google Fit 就可綜合計算所得分數. 初時我的步數不少, 但分數卻很低, 後來發現睡眠時數增多, 分數也會相應增加. 現帳戶中仍有約9千分可兌換約價值 $600 超市現金卷 當然有其他兌換選擇, 當中有 G...